中心供氧廠家:病房醫用氧氣管道紫銅管的安裝方法
點擊:發布日期:2025/10/2
病房醫用氧氣管道紫銅管的安裝方法涉及多個關鍵步驟,以下是詳細介紹:
安裝前準備
1. 材料檢查:對紫銅管及相關配件的質量、規格進行檢查,確保管材無裂紋、砂眼、癟陷等缺陷,管徑、壁厚符合設計要求,管件配套齊全且無損壞。
2. 工具準備:準備好氬弧焊機、切割工具、彎管器、扳手、螺絲刀、水平儀、線墜、游標卡尺等安裝工具及檢測工具。
3. 場地準備:清理安裝現場,確保施工現場干凈、無雜物,具備足夠的操作空間。檢查病房的建筑結構,確定管道的走向和固定點位置,確保安裝位置無障礙物,且便于后續的維護和檢修。
管道切割與加工
1. 切割:根據設計尺寸,使用切割工具(如銅管割刀或砂輪切割機)對紫銅管進行切割。切割時要保證切口平整、無毛刺,與管道軸線垂直,以確保管道連接的密封性。
2. 彎曲:使用彎管器對紫銅管進行彎曲操作,以適應管道走向的需要。彎曲半徑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,一般不小于管道外徑的3倍,避免因彎曲半徑過小導致管道變形或破裂。在彎曲過程中,要均勻用力,防止管道出現褶皺或裂紋。
3. 坡口加工:對于需要焊接的管道接口,要進行坡口加工。坡口形式和尺寸應根據管道壁厚和焊接工藝要求確定,一般采用V形坡口,坡口角度為60°-70°,坡口表面應平整、光滑,無油污、鐵銹等雜質。
管道安裝
1. 支架安裝:根據管道的走向和設計要求,確定支架的位置。使用膨脹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將支架固定在墻壁、天花板或地面上,支架間距一般不超過1.5米。支架應安裝牢固、水平,確保管道安裝后不會產生晃動或下垂。
2. 管道鋪設:將加工好的紫銅管按照設計走向放置在支架上,注意管道的坡度,一般不小于0.002,以利于排除冷凝水。在管道穿過墻壁或樓板時,應設置套管,套管與管道之間應填充石棉或其他不燃材料,以保證密封和防火性能。
3. 管道連接
焊接連接:采用氬弧焊進行焊接。焊接前,要對管道接口進行清潔處理,去除油污、鐵銹等雜質。焊接時,要控制好焊接電流、電壓和焊接速度,確保焊縫均勻、飽滿,無氣孔、夾渣、裂紋等缺陷。焊接完成后,要對焊縫進行外觀檢查和無損檢測,如X射線探傷,確保焊接質量符合要求。
卡套連接:將卡套套在紫銅管上,然后將管道插入管件的承口內,用扳手擰緊螺母,使卡套變形并抱緊管道,實現密封連接。卡套連接時,要確保卡套安裝正確,螺母擰緊力度適中,避免過緊或過松導致泄漏。
閥門與附件安裝
1. 閥門安裝:根據設計要求,在管道上安裝相應的閥門,如截止閥、球閥等。閥門安裝前,要進行外觀檢查和強度、密封性試驗,試驗合格后方可安裝。閥門安裝時,要注意閥門的安裝方向,確保閥門的操作靈活、關閉嚴密。
2. 壓力表與流量計安裝:在合適的位置安裝壓力表和流量計,以便監測氧氣管道的壓力和流量。壓力表和流量計的安裝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設備說明書的要求,安裝位置應便于觀察和讀數。
3. 終端接口安裝:在病房床頭等位置安裝氧氣終端接口,終端接口應安裝牢固、平整,與管道連接緊密,無泄漏現象。安裝完成后,要對終端接口進行功能測試,確保其能夠正常供應氧氣。
系統測試與調試
1. 壓力試驗:安裝完成后,對氧氣管道系統進行壓力試驗。一般采用水壓試驗,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.5倍,但不得小于0.6MPa。試驗時,緩慢升壓至試驗壓力,保壓時間不少于10分鐘,觀察管道系統有無變形、泄漏等情況。如無異常,降壓至工作壓力,進行全面檢查,以管道不滲不漏為合格。
2. 泄漏試驗:采用氦質譜檢漏儀等設備對管道系統進行泄漏檢測,檢查管道的各個連接部位、閥門、附件等是否存在泄漏。泄漏率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,如每小時泄漏量不得超過規定數值。
3. 調試:在壓力試驗和泄漏試驗合格后,對氧氣管道系統進行調試。開啟氧氣源,調節閥門,檢查管道系統的壓力、流量是否正常,終端接口的氧氣輸出是否穩定、符合使用要求。同時,檢查壓力表、流量計等儀表的顯示是否準確,確保整個系統運行正常。
標識與驗收
1. 標識:在氧氣管道上涂成天藍色,并標注“氧氣”字樣,標識應清晰、醒目,間隔距離符合規范要求。在管道的分支處、轉彎處、閥門等部位,應設置明顯的標識牌,注明管道的名稱、流向等信息。
2. 驗收:組織相關人員對氧氣管道安裝工程進行驗收,驗收內容包括管道的安裝質量、連接情況、閥門及附件的安裝、系統的壓力試驗和泄漏試驗結果、標識等。驗收合格后,填寫驗收報告,交付使用。
安裝前準備
1. 材料檢查:對紫銅管及相關配件的質量、規格進行檢查,確保管材無裂紋、砂眼、癟陷等缺陷,管徑、壁厚符合設計要求,管件配套齊全且無損壞。
2. 工具準備:準備好氬弧焊機、切割工具、彎管器、扳手、螺絲刀、水平儀、線墜、游標卡尺等安裝工具及檢測工具。
3. 場地準備:清理安裝現場,確保施工現場干凈、無雜物,具備足夠的操作空間。檢查病房的建筑結構,確定管道的走向和固定點位置,確保安裝位置無障礙物,且便于后續的維護和檢修。
管道切割與加工
1. 切割:根據設計尺寸,使用切割工具(如銅管割刀或砂輪切割機)對紫銅管進行切割。切割時要保證切口平整、無毛刺,與管道軸線垂直,以確保管道連接的密封性。
2. 彎曲:使用彎管器對紫銅管進行彎曲操作,以適應管道走向的需要。彎曲半徑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,一般不小于管道外徑的3倍,避免因彎曲半徑過小導致管道變形或破裂。在彎曲過程中,要均勻用力,防止管道出現褶皺或裂紋。
3. 坡口加工:對于需要焊接的管道接口,要進行坡口加工。坡口形式和尺寸應根據管道壁厚和焊接工藝要求確定,一般采用V形坡口,坡口角度為60°-70°,坡口表面應平整、光滑,無油污、鐵銹等雜質。
管道安裝
1. 支架安裝:根據管道的走向和設計要求,確定支架的位置。使用膨脹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將支架固定在墻壁、天花板或地面上,支架間距一般不超過1.5米。支架應安裝牢固、水平,確保管道安裝后不會產生晃動或下垂。
2. 管道鋪設:將加工好的紫銅管按照設計走向放置在支架上,注意管道的坡度,一般不小于0.002,以利于排除冷凝水。在管道穿過墻壁或樓板時,應設置套管,套管與管道之間應填充石棉或其他不燃材料,以保證密封和防火性能。
3. 管道連接
焊接連接:采用氬弧焊進行焊接。焊接前,要對管道接口進行清潔處理,去除油污、鐵銹等雜質。焊接時,要控制好焊接電流、電壓和焊接速度,確保焊縫均勻、飽滿,無氣孔、夾渣、裂紋等缺陷。焊接完成后,要對焊縫進行外觀檢查和無損檢測,如X射線探傷,確保焊接質量符合要求。
卡套連接:將卡套套在紫銅管上,然后將管道插入管件的承口內,用扳手擰緊螺母,使卡套變形并抱緊管道,實現密封連接。卡套連接時,要確保卡套安裝正確,螺母擰緊力度適中,避免過緊或過松導致泄漏。
閥門與附件安裝
1. 閥門安裝:根據設計要求,在管道上安裝相應的閥門,如截止閥、球閥等。閥門安裝前,要進行外觀檢查和強度、密封性試驗,試驗合格后方可安裝。閥門安裝時,要注意閥門的安裝方向,確保閥門的操作靈活、關閉嚴密。
2. 壓力表與流量計安裝:在合適的位置安裝壓力表和流量計,以便監測氧氣管道的壓力和流量。壓力表和流量計的安裝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設備說明書的要求,安裝位置應便于觀察和讀數。
3. 終端接口安裝:在病房床頭等位置安裝氧氣終端接口,終端接口應安裝牢固、平整,與管道連接緊密,無泄漏現象。安裝完成后,要對終端接口進行功能測試,確保其能夠正常供應氧氣。
系統測試與調試
1. 壓力試驗:安裝完成后,對氧氣管道系統進行壓力試驗。一般采用水壓試驗,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.5倍,但不得小于0.6MPa。試驗時,緩慢升壓至試驗壓力,保壓時間不少于10分鐘,觀察管道系統有無變形、泄漏等情況。如無異常,降壓至工作壓力,進行全面檢查,以管道不滲不漏為合格。
2. 泄漏試驗:采用氦質譜檢漏儀等設備對管道系統進行泄漏檢測,檢查管道的各個連接部位、閥門、附件等是否存在泄漏。泄漏率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,如每小時泄漏量不得超過規定數值。
3. 調試:在壓力試驗和泄漏試驗合格后,對氧氣管道系統進行調試。開啟氧氣源,調節閥門,檢查管道系統的壓力、流量是否正常,終端接口的氧氣輸出是否穩定、符合使用要求。同時,檢查壓力表、流量計等儀表的顯示是否準確,確保整個系統運行正常。
標識與驗收
1. 標識:在氧氣管道上涂成天藍色,并標注“氧氣”字樣,標識應清晰、醒目,間隔距離符合規范要求。在管道的分支處、轉彎處、閥門等部位,應設置明顯的標識牌,注明管道的名稱、流向等信息。
2. 驗收:組織相關人員對氧氣管道安裝工程進行驗收,驗收內容包括管道的安裝質量、連接情況、閥門及附件的安裝、系統的壓力試驗和泄漏試驗結果、標識等。驗收合格后,填寫驗收報告,交付使用。












